苏州瑞和泰刺绣

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顾绣(沪绣)
来源: | 作者:江南绣庄 | 发布时间: 2089天前 | 13284 次浏览 | 分享到:
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顾绣因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而得名.

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顾绣因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而得名.顾名世曾筑园于今九亩地露香园路,穿池得一石,有元代赵文敏手篆"露香池"三字,因以名园(今露香园路,即为纪念此园得名)故世称其家刺绣,为"露香园顾绣"或"顾氏露香园绣"或简称"露香园绣"/"顾绣".
它是以名画为蓝本的"画绣",以其典雅的形式/精湛的技艺/极高的艺术性而著称于世.明代后期,松江府上海县露香园顾绣,为高雅的刺绣艺术,对后世影响很深,清代四大名绣皆得益于顾绣.明代顾绣秘笈主要在于作者的文化艺术涵养/题材高雅/画绣合一/用材精细/针法灵活创新/择日刺绣与锲而不舍的精神等六要素.
以韩希孟为代表的顾绣传世实物,文化艺术内涵颇深,皆是文物珍品,被各大博物馆所收藏.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补衮图>(局部),纵33.4cm,宽24.5cm顾名世,字应夫,号龙泉,官尚宝司丞.是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官尚宝司丞,就是在内宫管理宝物的官吏,晚年居上海,."名世性好文艺",见多识广,艺术修养较高,在他的影响和倡导下,他的女眷们也酷爱艺术,善丹青书法,精于女红,尤其擅长手工刺绣. 


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补衮图>-纵33.4cm-宽24.5cm
1987年5月,松江博物馆在松江工艺品厂支持下举办<顾绣艺术展览>,向世人介绍顾绣的历史和新生.展览中展出大量新作并进行现场表演.6月初,经上海市文化局审定推荐,调往"上海首届国际艺术节"文庙展区展出,好评如潮.顾绣独到的手工刺绣技法主要体现于:
1/顾绣以宋元名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等杰作为摹本,画面均是绣绘结合,以绣代画,半绣半绘,画绣结合.这也是它最为独特之处.如在<群仙祝寿图轴>中,画中人物所穿锦裳,是先上底色,后于底色上加绣作锦纹状的;人物的面部则是先绣后画的,云雾则只用画笔直接用色,而不加绣.这种大胆创新的技法,表现山水/人物尤为生动.

顾绣<觅药图轴>-清乾隆-长123cm-宽45cm
2/针法多变,时创新意.顾绣的针法复杂且多变,一般有齐针/铺针/打籽针/接针/钉金/单套针/刻鳞针等十余种针法.

顾绣<鹭芙蓉图>清康熙-长152cm-宽41cm
3/顾绣为了更形象地表现山水人物/乱针绣花鸟等层次丰富的色彩效果,采用景物色泽的中间色调如老嫩/深浅/浓淡等各种,进行补色和套色.从而充分地表现原物的天然景色.间色晕色,补色套色.这种精巧的明绣采用的种种彩绣线,是宋绣中所未见过的正色之外的中间色线.

顾绣<围猎图轴>清康熙-长97cm-宽46cm
她们从事刺绣的目的不仅仅是实用装饰作用,而是视作上层妇女的修养和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在盛行于世的松江画派画风薰陶下,她们研究继承宋代"闺阁绣"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技巧,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她们选择高雅脱俗的名画作为蓝本,对表现对象深刻观察/细心揣摩,技法上创造出散针/套针/滚针等针法用以极力模仿绘画的笔墨技巧.
她们将丝线劈为36丝,"其劈丝细过于发,而针如毫,配色则有秘传,故能点染成文,不特翎毛花卉巧夺天工,而山水人物无不逼真活现."顾氏女眷中较早从事画绣的,是顾名世长子顾汇海之妾缪氏.顾绣名手中,造诣最高,最具代表性的,是略迟于缪氏的顾名世次孙顾寿潜之妻韩希孟(又名韩媛).

顾绣<猎鹰图轴>清康熙-长96cm-宽44cm
顾名世次孙媳韩希孟善画,在针法与色彩运用上独具巧思,显著提高了这种绣法的艺术品格,顾绣由此又称“画绣”。顾绣在明清时期曾风靡全国,大有"无绣下姓顾"的势头,"顾绣"之专称代替刺绣之通名,以后发展起来的苏绣/湘绣/蜀绣等,都曾得益于顾绣的技法.据明代崇祯年间<松江县志>记载:"顾绣,斗方作花鸟,香囊做(作)人物,刻划精巧,为他郡所未有."
在顾绣的发展中,顾名世的孙媳韩希孟最为杰出.其所绣山水/人物/花鸟已达到"无不精妙"的程度.故宫博物院陈列有她的仿宋元名迹册十余帧,其中的<洗马图>/<白鹿图>/<松鼠葡萄>/<扁豆蜻蜓>皆为精品,这些作品已达到让人分辨不出是绣还是画的意境.明代松江画派代表人物董其昌对顾绣极为赞赏,称它"精工夺巧,同侪不能望其项背……人巧极天工,错奇矣".
韩希孟创立"画绣"阶段是顾绣发展的初期,绣品多为家庭女红,世称"韩媛绣",基本用于家藏或馈赠.顾名世曾孙女顾玉兰,因家道中落,逐设帐授徒,历30余年,将家传秘绣技艺传于外姓.其时,城中四乡许多妇女习顾绣以营生,形成一定规模,当时有"百里之地无寒女"之说.

顾绣<竹林七贤图轴>清康熙-长130cm-宽44cm
达官显宦/富商巨贾争相购藏顾绣珍品,使顾绣身价陡增. 在韩希孟之后,顾氏家道中落,逐渐倚赖女眷刺绣维持生计,并广招女工,从此顾绣由家庭女红转向商品绣.顾名世的曾孙女顾兰玉得缪/韩之亲授,并将技艺传承下去.据清代嘉庆年间<松江府志>记载,顾兰玉"工针黹,设幔授徒,刺绣培训女弟子咸来就学,时人亦目之为顾绣. 顾绣针法外传,顾绣之名震溢天下".清代道光年间,松江丁佩既精刺绣又通画理,著<绣谱>,于顾绣"心知其妙而能言其所妙者"."后以仿效者皆称顾绣,绣品肆竟以顾绣相称榜,凡苏属之绣几无不以顾绣名矣.<顾绣渔樵耕读图轴>清乾隆 长112cm,宽45cm.

顾绣<渔樵耕读图轴>清乾隆-长112cm-宽45cm
但是,顾绣的卓绝是以高素质的艺人和大量的工时为代价的,制约条件很多,所以难以普及,难以为继.清末,顾绣逐趋湮没,以后几乎被人们所遗忘,被吸收顾绣技法和营养而崛起的苏绣所替代.上海露香园地属松江府,松江人一直以恢复顾绣为已任.上世纪二十年代,松江慈善机构"全节堂"设立"松筠女子职业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均设立"女子刺绣班".
现年近九旬的戴明教老人曾为该班学生,她是近半个世纪顾绣在松江的代表性传承人,著有<顾绣针法初探>一书.可惜后来学校毁于侵华日军的炮火,再也没有恢复.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松江工艺品厂响应周恩来同志关于挖掘发展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的指示,于1972年底开始筹备恢复顾绣艺术.聘请二/三十年代在松筠女子学校学过顾绣技艺的戴明教老师收徒授艺.不久,又因"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使刚复苏的顾绣遭到"复旧复古"罪名而夭折.

顾绣<花鸟草虫图册>
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松江工艺厂成立顾绣组,才恢复对顾绣的研究/授艺与生产.以后,松江工艺品厂正式成立顾绣车间组织生产.松江顾绣艺人不断创作出一批精美绝伦/雅韵欲流的顾绣新作.松江顾绣有如旱苗沐雨/枯木逢春,开始显露出勃勃生机.
顾绣产品形式除传统画绣挂幅外,还有睡衣/浴衣/台布/枕套/被面/围巾等品种."顾绣"从一开始就有别于苏/粤/湘/蜀四大名绣,它专绣书画作品,成为独特艺术.它把宋绣中传统的针法,与国画笔法相结合,以针代笔,以线代墨,勾画晕染,浑然一体,为祖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增添了异彩. 
此外,江苏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也收藏有传世的顾绣,如<杏花村>/<山水三寿>等图轴.顾绣针法多样,色彩丰富,丝缕分明,质地大都用软缎/绸料及特丽纶/尼龙/的确良等.目前收藏顾绣最多的是辽宁省博物馆,其中印有"韩媛绣"/"韩氏女红"的绣品有八幅.上海博物馆藏有韩希孟的<藻虾图>等四幅绣品.
顾绣在对外开放的新时代,声誉远播海内外,现在"顾绣"不但能绣制小型作品,而且能刺绣定制大幅复杂的作品.它很难普及,且制作费时耗工.20世纪50年代以后,上海少顾绣厂,现基本都已关闭.受现代工业的影响,大量顾绣仿制品涌入市场,形成对顾绣的冲击,顾绣之名虽盛而真得"画绣"真谛者在上海几乎不复可寻,因此必须要采取措施对这一传统绣艺进行抢救/保护/整理/挖掘.


上一篇:
更多产品
更多产品
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
更多产品
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