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瑞和泰刺绣

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元代刺绣
来源: | 作者:江南绣庄 | 发布时间: 2073天前 | 12095 次浏览 | 分享到:
元代刺绣的观赏性制作虽远不及宋代,但也继承了宋代写实的绣理风格.入主中原的元人,在全国各地广设绣局和罗局,刺绣的审美和功用,越趋于美术化.

代刺绣的观赏性制作虽远不及宋代,但也继承了宋代写实的绣理风格.入主中原的元人,在全国各地广设绣局和罗局,刺绣的审美和功用,越趋于美术化.
元代统治者信奉喇嘛教,刺绣除了作一般的服饰点缀外,更多的则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被用于制作佛像,经卷,幡幢,僧帽,以西藏布达拉宫保存的元代<刺绣密集金刚像>为其代表,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佛教题材的出现,始自隋唐,主要图案是宝相花.宋绣独尚名人书画,偶有佛像绣品,
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否定儒家的首一地位,崇推出藏传佛教,中原拜佛信教之风复兴.


刺绣韦驮像纵31.2厘米,横27厘米
仿宋绣风格局部绣制,作品所用线色丰富,为历代刺绣藏品所罕见,绣工精细,人物脸部绣制细腻逼真传神,物件,飘带,火焰绣制简单而不粗糙,衣着盔甲用色丰富,棱角块面分界清晰 用色用线恰到好处,将人物 英武/飘以及威严体现的淋漓尽致.
山东元代李裕庵墓出土的刺绣,除各种针法外,还发现了贴绫的作法.它是在一条裙带上绣出梅花,花瓣是采用加贴绸料并加以缀绣的做法,富有立体感.然而,各地绣局仍沿着宋人路子,刺绣名人书画或花卉写生,且工不如宋人.
<清秘藏>中则道:"元人用线稍粗,落针不密,间用墨描眉目,不复宋人精工矣!"可见,元代的刺绣工艺较之宋代无多大进步.

观音大士像管仲姬,纵104.9cm 横49.8cm.
管仲姬(1262年至1319年),名道升,字仲姬,浙江吴兴人,诗书画绣皆精,元代书画家赵孟頫之妻,被封为"魏国夫人".
后世对管仲姬书法极为推崇.此幅作品发绣/苏绣相结合,绣制精整画墨竹梅兰,独出手眼,始创晴竹新篁工山水/佛像.历代才女少有如管仲姬一般多才多艺,且至工至精.其写璇玑图诗,五色相间,笔法妙绝,似天使遗物.元仁宗甚爱管氏书法,曾谕旨作千字文一卷,并敕命玉局工匠为玉轴,送秘书监,装池收藏.又命赵孟頫籀隶真行草六体千字文六卷,其子赵雍书一卷.仁宗赞曰"令后世知我朝有善书妇人,且一家皆能书,亦奇事也."

龙型刺绣衣边
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此款龙型刺绣衣边,于1964年苏州出土,墓主为元末明初曹氏.一个普通的墓主,所绣衣边图案竟为五爪金龙,实在有违中国传统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后据考证,此墓主人为元末起义领袖张士诚母亲之墓,张士诚于泰州起事,后占领江苏/浙江大片富庶城池,于元末自称为王,改国号大周.想必其母衣服衣边龙型刺绣就是由此而来.元代刺绣的观赏性制作虽远不及宋代,但也继承了宋代写实的绣理风格.入主中原的元人,在全国各地广设绣局和罗局,刺绣工艺的审美和功用,越趋于美术化.
佛教题材的出现,始自隋唐,主要图案是宝相花.宋绣独尚名人书画,偶有佛像绣品.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否定儒家的首一地位,崇推出藏传佛教,中原拜佛信教之风复兴.
元代统治者信奉喇嘛教,刺绣除了作一般的服饰点缀外,更多的则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被用于制作佛像,经卷,幡幢,僧帽,以西藏布达拉宫保存的元代<刺绣密集金刚像>为其代表,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山东元代李裕庵墓出土的刺绣,各种针法外,还发现了贴绫的作法.
<清秘藏>中则道:"元人用线稍粗,落针不密,间用墨描眉目,不复宋人精工矣!"可见,元代的刺绣工艺较之宋代无多大进步.它是在一条裙带上绣出梅花,花瓣是采用加贴绸料并加以缀绣的做法,富有立体感.然而,各地绣局仍沿着宋人路子,刺绣名人书画或花卉写生,且工不如宋人.
更多产品
更多产品
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
更多产品
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